详细介绍
特殊的女儿秦玉英 | ||
|
秦玉英二十五年前嫁到了黑水镇七贤营子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拥有着不幸而幸福的四口之家,她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甚至还经历了不幸,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坚强、朴实、乐观、宽容守护着最真诚的幸福。 十几年前,秦玉英的丈夫在一场意外中去世,全家的重任都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她不向命运低头,不但照顾好公公,还凭自己的努力供两个孩子上学。为了增加家里的收入,秦玉英每天起早贪黑的下地干活,对公公就像对自己的父亲一样,经常教育孩子要多陪爷爷聊天,每当她看见孩子和爷爷有说有笑时,心里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为了让老人安度晚年,她把公公的日常生活照顾的非常周到。在家里时刻提醒孩子不要把水洒在地上,以免老人摔倒,烧菜时尽量把菜烧得熟一点方便老人食用,衣服脏了也一起洗,把公公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让老人住的舒服。老人的生日她总是记在心里,过生日时,总是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每当换季时,她都提前为公公添置新衣服,村里人都夸她是个好媳妇。 照顾年幼的儿女跟年迈的公公,秦玉英没有一句怨言,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母亲的职责”。因为她明白要言传身教,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孩子。一家人在这个明事理又聪慧的女子的经营下生活十分幸福。 人家说好事多磨,但此刻的秦玉英是好人遇事多。2015年,又一起不幸的事情发生在这位善良的女人身上。公公病倒了,生活不能自理,给这个儿媳的肩膀又加了一层重担。但她并没有抱怨为什么我会遇到这么多不幸的事情,而是以行动告诉别人她是多么的坚强。秦玉英像照顾父亲一样,每天照顾公公,帮公公翻身,给公公接屎接尿,邻床的人都以为秦玉英是他的女儿,公公每每谈到儿媳时都说,在这个时代很难找到这样的好儿媳妇了。在她的悉心照顾之下,公公很快就出院了。 秦玉英不仅仅是在老人生病的时候照顾他,在平时也是这样照顾的老人,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很尊敬她。每次家里来亲戚了她都会主动地去买菜做饭,热情招待,她要让老人知道,虽然失去了儿子,但她就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她就是公公的亲女儿。 她不仅仅跟公公关系相处的很好,跟孩子姑姑的关系也很融洽。秦玉英的母亲把女儿的辛苦,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于是就抓了自家的一只鸡、一只鸭给女儿,让女儿自己补补身体,但是女儿将两只全杀了,别人看到就问,你杀那么多哪吃的完啊,她回答说:“叫孩子姑姑回来,大家一齐吃。”这就是秦玉英,心地无私的农村妇女。 在照顾儿女上,秦玉英更是尽心竭力。她知道,自小失去父亲的孩子会很敏感。因此,她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坚强,遇到事情要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她的一双儿女,现在又懂事又孝顺老人,而且特别阳光,没有一点儿单亲家庭孩子的自卑。 秦玉英,说她平凡是因为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没有轰轰烈烈的的伟大事迹。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平平凡凡的家庭妇女却用她朴实的双手和爱心将一个残缺的家打造的温馨且幸福。 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家庭的重担并没有压垮她,在生活中她仍能保持微笑。秦玉英说,她的微笑能让公公看到希望,能让孩子快乐成长,也能让自己不绝望。对于这个失去丈夫的人来说,微笑背后承载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悲伤和苦楚。但生命中有一种伤痛叫成长,生活的艰辛也不一定会成为人生的绊脚石,反而会激励她更加向幸福前进。“生活虽然苦了点,但是,只要我勇敢地往前走,我就一定能走过风风雨雨……” 记者:王洋 |
下一篇:张雨涵:母亲贴心的“小棉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