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sion88,——带给您最劲爆的时事消息

news xx Id 21548 | mansion88
欢迎访问mansion88,新闻网! 进入手机网 今天是:2019/8/6 6:38:34

当前位置:mansion88 >> 副刊专栏 >> 人物

详细介绍

脱贫致富的领路人——记小平房村党委书记、村主任钱学余

2018年7月25日  来源:  作者:mansion88,明升体育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回想十几年来的奋斗历程,他吃了许多苦,经历的许多磨难,虽然几经失望,但他没有绝望,他始终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去寻找机会,去顽强拼搏,改写了人生。


(作者:mansion88,明升体育王兆华  原委宣传部副部长)


mansion88东南边陲,有一个美丽的山村。


这里有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别墅群;这里有宽敞笔直、绿树成荫的柏油路;这里有花团锦簇的大型文化广场;这里有……



小平房村风景(资料照片)



走进这里的人们不仅会问,这是农村吗?是!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小平房村。


当人们问起小平房村为什么建设得这样好、这样美丽时,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共同赞扬一个人——钱学余。




他从困境中走来


钱学余是土生土长的小平房村人。196163日,钱学余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亲钱如山,母亲张玉贤,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姐弟4人,他是最小的。他出生的年代正是我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祖国大地浸渗在灾难之中。钱学余出生就挨饿,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由于哥哥、姐姐成家早,只有他和父母共度艰难。十来岁的孩子正是天真玩耍之年,而钱学余却担起了帮助父母养家的重担,他上山刨药材、拣松树塔,在家里养兔子,再拿到供销社卖了,换点零花钱填补家用。由于父亲耿直,所以在大小队干部那里“不吃香”,啥好处也捞不着,还经常受气。在钱学余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忿忿不平的种子,他暗下决心,我一定好好学习,好好干,将来长大了一定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不再受人欺负。


带着这样的梦想,钱学余开始了自我奋斗的人生之路。他从上小学起就非常努力学习,是学校的“三好学生,”班级的班长。上初中、高中时依然学习优秀,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他一心想考上大学,用知识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可天不随愿,他以几分的差距落榜了。老师、同学们劝他复习再考,可家里困难,拿不出钱资助他复习,父母身体不好,农活也干不了多少,无奈他只好拿了毕业证回家当了农民。人生第一个目标破灭了,他感到很失望。


这一年他18岁,正值花季年华,身体健壮。即便当了农民,他也决心好好干,什么脏活、累活都不怕,目的是多挣工分,多挣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但在计划经济年代,吃大锅饭,生产效率低,集体经济来源少,仅靠种地卖粮换来的钱很少,钱学余苦干了一年,挣5000多分,只能换100来元钱,买口粮都不够,还要倒挂。集体穷,农民更穷,他意识到,靠在生产队劳动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很难。


1980年冬季征兵开始了,钱学余想,去当兵或许能改变人生,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报名参加体检,结果合格了。由于他是高中毕业生,条件好,部队领兵的首长和乡武装部长都看好他,家访时表示同意他参军。钱学余满怀信心地等待着入伍通知书。可天有不测风云,不知何故,一夜之间他竟被别人取代了,钱学余第二个人生梦想又破灭了,他再次感到失望。


钱学余的心里非常清楚,在当时的条件下,当农民是永远不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一定得走出去。1983年春季的一天,他忽然得到了县工程公司招收临时工的信息,但必须要持有小队、大队的介绍信才可报名,他首先说服了生产队长,然后鼓足了勇气,胆胆怵怵地来到了大队支书家,听了他的来意,支书笑着说:“行了,我同意,你去找大队会计开个介绍信吧。”当把介绍信拿到手之后,他心花怒放,别提有多高兴了。第二天一早就来到了县工程公司报了名,经过考核,他被招用了。



钱学余( mansion88新闻网资料照片)


对于钱学余来说,这是他人生第一个转折点,他深知来之不易,必须把握好这个机遇,一定好好干,干出个名堂来。他从小工做起,吃苦耐劳,在工地上忘我地劳动。有个师傅看他很灵通,也很能干,就收他做了徒弟,学瓦工。学徒是一件很累的活,开始学砌砖,师傅把技术要领交给他后,余下的就靠自己练习,如果砌的不好,师傅就会给他推倒重砌。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了达到质量要求,他勤学苦练,别人练5遍,他练10遍,别人中午休息,他还在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的苦练,他顺利地考晋了三级瓦工,从此可以独立干活,并当上师傅了。再后来,他除了努力提高自己的瓦工技术水平外,还努力学习其它工程建筑方面的知识。三年后他又考晋了五级瓦工,也学会了看图纸、工程放线等知识,很快就成了一名很有影响力的大工师傅了,并成为工程公司的骨干力量。这一年他也结婚了。


1986年,政府鼓励个体经济发展,出现了个体工程队,由于这些工程队缺少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就把眼光聚焦到了工程公司,很快钱学余就被他们索定了。为了多挣钱养家,也为了增长自己的才干,他同意到个体工程队去干,当上了领队队长。经过一年时间的磨炼,他又学会了工程管理,此时,他已成为建筑业的行家里手。在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下,1987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小工程队。由于他懂技术、会管理,对工程质量要求严格,经他干的工程都是优质工程在县内众多工程队里,他的工程队名声鹊起,很多单位都愿意把工程交给他干。1989年他被县供销联社招聘为基建科工程队长,负责全供销系统的工程建设,县社领导很赏识他,同意为他转正,正在他满怀希望的时刻,原来的领导调走了,转正的事成了泡影,他又第三次感到失望。



钱学余研究村里事项(作者提供)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钱学余经历了多次打击之后,磨炼了自己的顽强意志,痛定思痛之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靠谁不如靠自己。从此,他下定决心自己干了。他开始找工程,招人才,很快就组建了一支80多人的工程队,在城乡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在他的工程队里,有50多人是他的乡亲,凡是家乡的人来找他,他都留下,能干木工的干木工,能干瓦工的干瓦工,能干小工的干小工,目的是帮着他们多挣点钱养家糊口。钱学余对员工非常体贴,按月开工资,年节有福利,年终有奖励,从不克扣工人。他对工人好,工人对他也好,都一心一意干好活,企业红红火火,不断发展壮大。一年下来,所有的工程都如期交工,质量全部合格,得到了建筑单位的好评,并及时结算了工程款,工人平均工资1万多元,钱学余获利5万元,这些数字在当时都是很惊人的。钱学余成为人们羡慕的年轻小老板,算是成功人士了。有了钱,家里的生活也有了改善,盖起了砖石结构的新房,穿上了毛呢料子衣服,骑上了摩托车,吃上了大米、白面,看上了电视,他终于实现了让父母、家人过上好日子梦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回想十几年来的奋斗历程,他吃了许多苦,经历的许多磨难,虽然几经失望,但他没有绝望,他始终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去寻找机会,去顽强拼搏,改写了人生。


他让村在困境中崛起


1990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30岁的钱学余也乘着强劲的春风,准备大展宏图,再创辉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钱学余在建筑业上打拼了七年,确实有了厚积薄发的能力,有许多人支持他,也有许多人愿意跟着他干,自己又是行家里手,工程队干的顺风顺水。


人生道路有坎坷,有机遇,也有抉择,正当钱学余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事业上的时候,一个新的抉择摆在了他的面前。1990年末的一天,时任村支书的孙昌军找到了钱学余,用试探的口吻说:“村里要换届选举了,缺少村主任人选,我看你小伙子不错,打算推荐你来参选,你看咋样?有心思没?”事情来得突然,钱学余没有心理准备,只好婉言谢绝了村支书。孙书记又说:“咱们村里穷,想让你回来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你在外面干了好多年,有门路,有法子,又年轻,我看你能干好。好好想想吧,想好了给我回个话。”村支书说完走了,钱学余却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想,我还这样干下去,很可能成为大老板、有钱人,过着富裕的生活。如果回村干,年工资800元,干不好就有可能回到贫困线上。小平房村自建村以来,就是个贫困村,自然条件差,山多地少,干旱缺水,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生活困难,村里的干部开支难、计划生育难、“三提五统”难、群众矛盾调解难等诸多难题,一想到这些,钱学余犹豫了。他把村支书想让他当村主任的想法和家里人说了,他们听了之后一致反对,理由只有一个,“那是个费力、没钱、不讨好的差事。”爱人更是不同意,说:“放着好日子不过,去找罪受。”工程队的工人们知道了这件事后,很多人也不希望钱学余走,因为他一走,工程队就散了,都劝他不要去了,还是领着我们继续干吧。面对这些好心人的劝解,钱学余就放下了回村里干的念头,并告知了村支书。



小平房村南国梨饮料厂车间(作者提供)


在村支书眼里,钱学余是最合适的人选,如果他不干,真的找不到第二个人选。孙书记仍没有放弃,除了自己多次找钱学余谈之外,还找了乡领导和其他干部、朋友帮助做工作、动员他。领导和乡亲们的真心话语和殷切的目光,感动了他。他热爱自己的家乡,看到村民们过着困难的日子,心里也很不是滋味。现在党组织信任我,群众需要我,我就应该挺身而出,为党和人民干点事。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后,他决定放弃当老板,回家当村官,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实现自己幼小心灵的梦想,这是钱学余第一次人生重大抉择。


有了这样的决定之后,他开始做家人们的思想工作,他向他们讲了自己从小立志让父母和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梦想,讲了组织的信任、乡亲们的祈盼,讲了人生不能只为自己,要为社会做点贡献的大道理。在他的劝说和真情实感之下,家里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进而支持他去村里干。


19911月村委会换届工作开始了。在选举大会上,40多名村民代表参加投票,钱学余满票当选了村委会副主任。这充分表明了村民们对他的信任和期望。他当即表态:“一定好好干,要干出个样来,不辜负乡亲们的希望”。虽然选的是副主任,但干的却是主任的活,组织考虑有一个熟悉工作的过程。


上任伊始,摆在钱学余面前的困难一大堆,上缴提留没完成,计划生育超生,村干部开支没钱,村部房子透风漏雨掉墙皮,没有办公桌椅,村干部议事只在大炕上。面对困难他无所畏惧,迎难而上,他自掏腰包,找来工程队,首先修缮村部,换了门窗,修补了房盖,屋里刮白,买了办公桌椅,清除了院内的杂草垃圾,使村部焕然一新,群众看了说,这才像个村部的样子。



钱学余和村民在一起(mansion88新闻网资料照片)


接下来就是要完成乡里下派的上缴提留款,这是一件群众最反感的事,也是村组干部最为难的事。以前为了完成任务,乡村干部还采取一些过激手段,强行拉走农民家的财物,使得干群关系很紧张。钱学余亲自带领村组干部挨家挨户地走访做工作,动员大家交上提留款,有些户看在钱学余的面子上交了提留款,有的家实在困难交不上,钱学余就替他们交了。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总算完成了清缴任务,但在钱学余的心里却压力很大,村民这么困难,以后的上缴提留怎么办?村干部总不能年年向群众要钱吧。他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发展村集体经济,只要村里有钱了,就不用伸手向村民要钱了。从此他把目光转向了发展集体经济上。


199112月钱学余正式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上任第一项任务就是研究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寻门路、找项目创办企业。这时,mansion88南部发现了铁矿,小平房也有铁矿资源,由于允许个人开矿,私人铁矿蜂拥而起,小平房村也出现了许多私人矿点,乱挖乱采,自然环境破坏严重。他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存在的严重问题,立即召开班子会议,大胆地提出了对矿山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开采的想法,目的是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增加集体收入。经过反复讨论,统一了两委班子的思想,最终确定了统一办证、统一开采、统一销售的方法,果断采取措施,取缔无证经营、私挖乱采现象,矿石由村里统一销售,统一结算,村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从此私挖乱采的没有了,铁选厂压等压价、拖欠款的问题也解决了,村里每年也有了几万元的收入,日子也好过多了。


小平房有铁矿资源,不能捧着金碗要饭吃。钱学余不满足只靠卖矿石收取几万元的管理费,他要办铁选厂,把矿石变成铁粉卖更多的钱。但在无资金、无技术、无手续的条件下,要办一个铁选厂很难。他又召开班子会讨论建铁选厂的事,可大多数成员持否定态度,认为办铁选厂投资大、风险高,一旦不成,小平房会掉进债务的深渊,永世不得翻身。钱学余理解大家的心情,他给大家分析了办铁选厂的好处,虽有风险,但这是个机遇,无工不富啊。他在班子会上承诺,只要大家支持我,资金、技术、手续我亲自想办法。班子同志看到钱学余决心这么大,都表示支持。从此,钱学余就开始了艰难的办厂历程,他骑着自行车,每天早出晚归到乡里、县里去办各种手续。他凭着十几年在县里打拼的老底,求熟人帮忙,天天向领导汇报,处处向办事人员求情,经过了半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把手续办齐了。接下来是筹措资金,由于小平房村穷,银行不给贷款。没办法,钱学余想到了集资,尽管出台了高利息政策,也没有人愿意集,担心血本无归。钱学余首先说服了爱人,自己带头集资,在他的带领下,村干部也都主动参与了集资,一个月下来集资了50万元。但建铁选厂需要100多万元,钱不够,怎么办?钱学余来到了设备生产厂,与厂长进行了多次商谈,打算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设备,厂长并不同意,他只好软磨硬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厂长被钱学余的真诚所打动,经召开会议研究,同意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把设备卖给他,钱学余高兴的不得了,千恩万谢地感谢厂长。设备拉回来了,可安装也很关键,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从安装设备开始,钱学余就同技术人员、工人一起干,吃住在工地上,风餐露宿,夜以继日,连端午节、中秋节都没有回家,经过半年时间的安装和调试,一座新的铁粉加工厂终于建成了。有志者,事竟成。19931028日铁选厂正式投产了,村干部都来到了现场,听着轰鸣的机器声,看着选出的铁粉,心情无比的高兴,都发自内心的感谢钱学余为村里办成了企业。从此,小平房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铁选厂生产顺利,当年就生产铁粉800吨,获利4万余元,集体经济捞到了第一桶金。这一年,钱学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年生产铁粉8000吨,获利20多万元。之后企业效益连年递增,不仅还清了设备款和集资款,还给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钱学余工作中(资料照片) 钱学余和村民们一起(资料照片)


19958月,钱学余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一心想把铁选厂做大,创造更大的效益,下决心投资100万元,又建成了一条铁粉生产线,使铁粉的生产量大增,经济效益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1999年正当钱学余他们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企业改制的浪潮袭来,上级要求所有集体企业都要进行改制,要么实行股份制,要么实行租赁制,要么实行买断,这又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抉择。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干起来的企业,说要卖了他很舍不得。在当时,既可以企业法人代表优先买,也准许面向社会卖,乡领导和一些好心人都劝他买,一些外乡人也托关系要来买,有的还采取威逼利诱的手段,说如果卖给他就给好处费,否则就要报复。面对公与私的考验,钱学余断然拒绝了利益的诱惑,毅然决然地坚持发展集体经济,为了全村的百姓,他选择了坚守,矢志不移地坚持走发展集体经济之路,干部、群众无不拍手称赞,说钱学余是大公无私的好干部。


小平房村景色(作者提供)


在治理矿山、取缔非法开矿、企业改制的斗争中,钱学余秉持公心,挥剑斩魔,拒绝诱惑,得罪了一些利欲熏心的人,他们早就怀恨在心,寻机报复。2004年腊月二十九深夜凌晨1点,蓄谋报复的人,乘着夜深人静,在他家大门口引爆了炸药包,巨大的冲击波,不仅炸塌了大门楼,也炸碎了门窗玻璃,一家人被爆炸声惊醒之后,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等看清楚了满屋子的玻璃碎片和被炸倒的大门楼后,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爱人和孩子被吓得哇哇直哭,钱学余被气得也说不出话来,心里明白这是有人来报复他。那天晚上天气特别的冷,北风呼啸,气温零下20多度,门窗没了玻璃,屋里的温度很快下降,把家人们冻的瑟瑟发抖。夜深人静,爆炸声惊天动地,惊醒了睡梦中的乡亲们,当得知是钱学余家被炸之后,都纷纷来到他家,一看到屋里屋外被炸得一片狼藉,都非常气愤,只好安慰他们一家人不要着急,接着乡亲们就商量着抓紧修复被炸坏的东西,乡亲们说,钱书记为咱们百姓呕心沥血,主持公道,不徇私情,遭到了坏人的报复,咱们一定要抓紧给钱书记家修复好,让全家人高高兴兴过好年,绝不能让他寒心。大年三十天刚亮,乡亲们放下自家的年事,从四面八方赶来,有运来砖的,有运来水泥的,有运来沙子的,有运来玻璃的,乡亲们冒着严寒,顶着刺骨的寒风,有修建大门楼的,有清理内外垃圾的,有安装门窗玻璃的。经过一上午的紧张劳作,大门楼修建上了,门窗玻璃安好了,屋里屋外清扫干净了,一切恢复了原样。村里的秀才还编写了一副对联,贴在了钱书记家的大门上,上联是:带领群众致富身正不怕影子斜,下联是:坚持长远目标公道自然得人心,横批:邪不压正。这是乡亲们的真实心情。看到这样的场景,钱学余的心里感到了莫大的慰藉,乡亲们的行动,是对他工作最大的理解和支持,更加坚定了他为民致富的决心和勇气,面对威胁,他不但没有被吓到,反而意志更加坚强,愈挫愈勇。





小平房村街景(作者提供)


2004年,正在小平房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上级决定把毗邻的石灰窑子村,合并给小平房村,两村合并后成立党总支,任命钱学余为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石灰窑子村更是一个出了名的贫困村,7个村民组散居在狭长十多里的沟域里,没有路,没有电,严重缺水,农民生活十分困难。但钱学余没有嫌弃他们,他说:“即便是一个村了,都要一样过上好日子”。他立即到石灰窑子各村民组了解情况,制定脱贫措施,投资修路、拉电、打井、修田,很快村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几年之后这里的村民也实现了脱贫。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钱学余的眼光也放大了,他规划着要建设生产规模更大的现代化铁精粉加工厂。2005年他带着新的目标,投入到新的战斗,搞设计、跑手续、办贷款、选新址、购设备、安电源、修道路、平场地、安设备,大干了一年,投资1000万元,终于建起了一座年产铁精粉10万吨现代化的铁精粉加工厂,企业投产后效益猛增。有了资金和经验,钱学余又一鼓作气,用了3年多的时间连续建成了铁粉球团厂、水泥砖厂、铸造厂、新型材料加工厂、南国梨饮料加工厂,收购了县白灰厂,村办企业达到了9家。到2015年村固定资产已达2亿多元,年工农业总产值达2.3亿元,集体经济收入达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万元,从此,小平房村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在村办企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钱学余又开始思考发展农业的问题。他想:小平房今天的发展靠的是铁矿资源,但“老天爷”秉赋的资源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总有一天会挖完的,未来的发展靠什么?应该靠工业、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为此,他们确定了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小平房村山多地少,坡地多,平地少,旱地多,水浇地少,农业生产条件极端落后。还有牦牛河带来的水患,牦牛河在上游三条河流汇聚后从村中穿过,每年进入雨季,洪水泛滥,给村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他发誓一定要把牦牛河治理好,带领乡亲们向牦牛河开战,经过4年的奋战,修筑了长达4500米的拦河大坝,把河水挡在了北岸,又疏通了河道,从此牦牛河被降服了,规规矩矩地在水坝内流淌,不再危害人民。大坝的修筑,不仅治理了水患,保护了1500亩耕地,而且又与河争地500余亩,这是一项变害为利,造福子孙后代的永久工程。



小平房天秀山风景(资料照片)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他的第二个目标。由于全村多是坡耕地,产量低,收入少,很多农民都不愿意耕种。钱学余根据国家的土地流转政策,采取“反租倒包”的方法,用合理的价格,把土地从农民手中反租到村里,然后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治理,打井修渠,安装了现代化的水利设施,修成高标准水平梯田。自2005年开始,经过4年的努力,共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多亩,还投资建设了高标准南国梨园、温室大棚、畜牧业养殖小区,采取合作社+农户+市场的方法,将建设好的农业园区发包给有能力经营的农户,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利用选矿尾砂轧沟造地1000多亩,植树造林8000多亩,这些浩大的工程,不但修复了生态环境,还彻底改变了小平房村穷山恶水的面貌。


2007625日,经朝阳市委组织部批准,小平房村成立了全市第一个村级党委,在第一次党代会上,钱学余又以全票赞成当选首任党委书记。新党委,面临新任务,发展农村旅游业又成了新的目标。小平房村经过了20多年的倾心建设,具备了开发旅游业的条件。钱学余找来了国家级的设计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对天秀山天然资源进行开发,修筑公路、架设电线、引水上山,建设景点。经过8年的建设,倾力打造出了占地1.8万亩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每年有10多万游客来小平房村观光旅游。


在钱学余的带领下,小平房村在困难中崛起,实现了破茧成蝶的脱变,乌鸡变成了金凤凰,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他让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小平房的村民依然过着艰苦的日子,吃的是粗粮,喝的是土井水,住的是低矮的土平房,走的是风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羊肠道、河套路,缺吃少穿没钱花,生活环境脏乱差。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钱学余下决心治理脏乱差的落后现象,让村民住上新房、吃上细粮、喝上干净水、走上柏油路,改善村民生活就成了他的心上事。出行难是村民关注的热点,过河没有桥,外出没有路,不仅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也阻碍全村经济的发展,修桥筑路就成了牛鼻子工程。自2000年开始,制定了修筑村屯道路规划,投资500余万元,修建桥梁2座,修筑柏油路15.9公里,各自然屯的主要街道全部硬化,修了水泥路,为了方便生产,主要工业、农业场区也都修了水泥路,村部办公楼前修建了景观路,安装了路灯,栽植景观树,种植了花草。道路通,路路通,村民们再也不为出行犯难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向全国发出的号召,钱学余在外地参观学习时看到经济富裕地方的农民都住上了小洋楼,心里很羡慕,心想我也要让乡亲们住上小洋楼。回来后,在班子会上,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成。想法是好的,但实施起来确很困难,在哪建,怎么建,建什么样的,有的村民不愿意住小洋楼,怕自家的牲畜、农具、柴草没处放等等,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和科学规划,又多次召开两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在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制定了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补偿、统一价格”的方案,决定建设集中连片的别墅式新村庄。



小平房街景(张勇报于2017年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2005年开始分期建设到201510年间,共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10万平方米高标准二层别墅小楼的新农村,新村里实行统一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道路、地面全部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大多数农户搬进了舒适漂亮、风景如画新村庄居住,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村民王国文仅花了18万元,祖孙三代就住进了300平方米的小洋楼,高兴的合不拢嘴,经常感叹地说:“真是做梦都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啊!”



小平房村民居(作者提供)


群众文化活动(作者提供)


物质生活提高了,精神文化生活也需要提高,村里又投资建设了大型文化广场和文化中心,安装了大型广场电视、音乐喷泉、体育健身器材,村民们闲暇时间可以到广场上扭秧歌、跳广场舞、做健身操、看文艺表演。文化活动中心设有图书室、电教室、棋牌室、展览室、培训室,村民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娱乐、接受培训。为了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设立文明广告宣传牌,播放文明宣传片,对村民进行文明行为培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宣传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带头致富、孝老敬贤、邻里和睦的先进典型等。经过这些宣传教育,村民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既没有黄赌毒现象,也没有违法犯罪的。在多年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连续被评为乡、县、市、省、国家级文明村。



小平房小学(作者提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让孩子们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村里投资1100万元建成了标准化小学和幼儿园,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教学楼4380平方米,幼儿园500平方米,建有塑胶跑道,各种教学器材齐全,是全县一流的小学。孩子们在现代化的校园和幼儿园里快乐地学习成长。


孝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解决一些老人在家养老有困难的问题,村里投资440万元建成了4140平方米的养老院,环境优美,服务优良,让老人们在这里安享晚年。



小平房村的孩子们快乐的玩耍(张勇摄于2017年秋)


村里还设立了福利、奖励、救助基金等,自2004年起,每年给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助学金;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养老金;给特困户和贫困学生发放救助金;给现役军人家庭发放补助金;每年春节给全体村民发放福利物品。现在,小平房村人已实现了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真正让村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分享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村民们还自编了一首歌谣来歌颂他们的幸福生活:“收入能上万,楼房连成片,村容大改观,室内通水电,就医不走远,养老有保险,人人讲和谐,山青水碧蓝。”小平房村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在人们心中写下了旷日的繁华,钱学余的梦想在这一刻也真正实现了。



钱学余出席党的十八大归来(明升m88备用新闻网资料照片)


2012年他当选为中共十八大党代表,光荣地参加了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他带领乡亲们继续走向美好的未来


有理想的人,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问起钱学余对未来有什么打算,他若有所思,既充满理想,又居安思危。他规划着未来,也憧憬着未来。



钱学余获得“辽宁好人”称号(网络图片)


他说,他未来的理想是:要把小平房村建成小康村,让村民们永远过着幸福美满的好日子。在钱学余的心里小平房村和过去比确实是富裕了,但未来能否持久的富裕,这是钱学余思考的大问题。必须登高望远,谋划未来,才能未雨绸缪,行稳走远。


钱学余认为: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要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确定新目标,踏上新征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一切都是空谈。


他为小平房村绘制出了宏伟的发展蓝图: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路子不动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村办企业、特色农业、商贸旅游业,持之以恒地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开创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到2020年让村民一个不落的过上小康生活,把小平房村建设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0多年来,钱学余获得了很多荣誉,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先进个人,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道德模范,“辽宁好人”,辽宁省勤廉兼优先进个人,朝阳市劳动模范,朝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朝阳十大人物。他也有很多社会职务,他是中共十八大党代表,中共辽宁省党代表,中共明升m88备用党代表,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兼任万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他从不把这些荣耀当做自己身上的光环,而是作为鞭策自己努力工作、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他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农民本色,与群众打成一片;始终保持秉公办事、不徇私情的为民情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小平房村这艘集体经济的大船,装载着强村富民的满满理想,在钱学余的引领下,正乘着党的十九大强劲东风,向着美好生活的彼岸,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共1页 [1] 当前是第[1]页

    1 2 3 4 5

更多>>小编推荐

牛殿祥:践行焦裕禄和

新闻摘要:7月18日,县委书记牛殿祥以普通党员身… [详细]

  • · 牛殿祥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 · mansion88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标兵工作推
  • · 牛殿祥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 · 县领导“八一”走访慰问驻县官兵和退役
  • · 牤牛河城区段蓄水工程进展顺利
  • · mansion88生态湿地公园建设紧锣密鼓
  • · 王文佳深入乡村推动精准脱贫“百日攻坚
  • · 县长王文佳安排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 · 王文佳深入乡镇就近期重点工作现场办公

    <dir id="2ryJP3I"><del id="2ryJP3I"><del id="2ryJP3I"></del><pre id="2ryJP3I"><pre id="2ryJP3I"><option id="2ryJP3I"><address id="2ryJP3I"></address><bdo id="2ryJP3I"><tr id="2ryJP3I"><acronym id="2ryJP3I"><pre id="2ryJP3I"></pre></acronym><div id="2ryJP3I"></div></tr></bdo></option></pre><small id="2ryJP3I"><address id="2ryJP3I"><u id="2ryJP3I"><legend id="2ryJP3I"><option id="2ryJP3I"><abbr id="2ryJP3I"></abbr><li id="2ryJP3I"><pre id="2ryJP3I"></pre></li></option></legend><select id="2ryJP3I"></select></u></address></small></pre></del><sup id="2ryJP3I"></sup><blockquote id="2ryJP3I"><dt id="2ryJP3I"></dt></blockquote><blockquote id="2ryJP3I"></blockquote></dir><tt id="2ryJP3I"></tt><u id="2ryJP3I"><tt id="2ryJP3I"><form id="2ryJP3I"></form></tt><td id="2ryJP3I"><dt id="2ryJP3I"></dt></td></u>
  1. <code id="2ryJP3I"><i id="2ryJP3I"><q id="2ryJP3I"><legend id="2ryJP3I"><pre id="2ryJP3I"><tt id="2ryJP3I"></tt></pre></legend></q></i></code><center id="2ryJP3I"></center>

      <dd id="2ryJP3I"></dd>

        <sub id="2ryJP3I"><dfn id="2ryJP3I"><abbr id="2ryJP3I"><big id="2ryJP3I"><bdo id="2ryJP3I"></bdo></big></abbr></dfn></sub>
        <dir id="2ryJP3I"></dir>